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滇紫草愈伤组织中的紫草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et Franch)的幼嫩根茎经二步法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含有较原植物较高的紫草色素。经薄层层析鉴定,此种紫草色素由6种单体组成,其 Rf 值与原植物中的紫草色素各类衍生物非常近似。进一步采用硅胶 H 柱层析进行分离,最后得到4种单体。经结构分析证明它们是:去氧紫色素(deoxy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β,β-dimethylacrylalkannin)、乙酰阿卡宁(acetylakannin)和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β-acetoxyisovalerylalkannin)。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于甜菜碱的认识是随着酿酒工业的发展而开始的。西方国家不主张在酒中加入食糖以提高酒精含量,因为食糖在酒中迅速降解,测定糖含量并非易事。如果加入的是甜菜糖,其中甜菜碱结构稳定,含量虽低却始终存在,可以测定酒中甜菜碱含量来监测酒中含糖量。在研究甜菜碱的过程中,人们了解了它的许多性质。甜菜碱是含氮化合物,分子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GLC/MS联用仪对室内培养的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Nordstedt) Geitler)、极大螺旋藻(S.maxima (Stechell & Gardiner) Geitler)和盐泽螺旋藻(S.subsalsa Oerst)的甾醇成分进行了测定。从钝顶螺旋藻和盐泽螺旋藻中共分出11个相同的甾醇组分:胆甾醇、胆甾烷醇、芸苔甾醇、麦角甾醇、海绵甾醇、菜子甾醇、豆甾醇、24-乙基-Δ~(5,7,22)-胆甾醇、β-谷甾醇、异岩藻甾醇和4α,23,24-三甲基Δ~(5,22)-胆甾醇;从极大螺旋藻中只分离出8个甾醇组分。其中胆甾醇含量最高。4α,23,24-三甲基-Δ~(5,22)-胆甾醇为蓝藻中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麻醉并制动的大鼠上观察了中缝背核(DR)条件刺激对由苔状和爬行纤维传入引起的小脑浦肯野细胞(PC)诱发反应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刺激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可以引起苔状和爬行纤维向对侧小脑皮层第Ⅵ和Ⅶ小叶的传入,因而在该小叶上记录到 PC 的诱发简单锋电位(SS)和复杂锋电位(CS)反应,潜伏期分别是8—25和12—30ms。(2)以不影响PC 自发 SS 和 CS 活动的阈下强度刺激 DR,可显著地压抑 PC 对于刺激感觉运动皮层引起的苔状和爬行纤维兴奋所产生的诱发 SS 和 CS 反应,这种压抑作用可持续数百毫秒。(3)DR条件刺激对 PC 的诱发 SS 和 CS 反应的压抑作用可以被静脉注射5-HT 受体阻断剂羟甲丙基甲基麦角酰胺所减弱或阻断。上述结果表明 DR 的5-HT 能纤维传入可以降低苔状和爬行纤维对 PC 的突触作用效力,抑或降低 PC 对突触传入的反应敏感性,提示中缝-小脑5-HT,能纤维传入系统参与了小脑某些重要的神经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真菌诱导物对滇紫草细胞色素形成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滇紫草细胞培养中加入真菌诱导物后紫草色素的合成增强,培养液的电导率和pH值在24h内分别下降和上升,且三者均以指数生长初期加入时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研究了1种海生4条鞭毛的单胞绿藻——广东四片藻鞭毛器的亚微结构和囊壳的形成。4条鞭毛着生于细胞前端凹陷的基部,鞭毛表面覆盖2层鳞片;基体呈纵向平行的“Z”字形排列;具纹纤维连接内外径向排列的两个基体;4个片层状的卵形盘(或称半桥粒(halfdesmosome))微管和纤维物质构成的复合体将鞭毛器和根丝体固着在质膜和囊壳上。根丝体通过两束交叉的微管带与两个邻近的外侧基体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与其它已研究过的四片藻是不同的。囊壳的形成开始于内膜系统,特别是高尔基体。纤维丛和电子密集颗粒在其中合成、修饰,同时由高尔基体衍生的小泡转移到原生质体表面特定的区域,然后经若干步骤接合成完整的囊壳。这个区域与蛋白核的位置相关,表明聚合星状颗粒酶是在蛋白核位点制造或释放的,同时分泌到细胞外。囊壳沿边生长组装与细胞质发育产生特征性的前端鞭毛凹陷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7.
将穿梭载体pRLl和pRLlO经双亲接合从大肠杆菌转入鱼腥藻中后,发现两种被修饰的穿梭载体pRLlM和pRLlOM。经限制酶图谱和DNA序列分析表明,pRLlM和pRLlOM中分别含有插入序列因子IS2和lS10。DNA序列分析表明lS10为IS10-R和lS10-L的杂交体。由于插入序列因子.使宿主对氯霉索的抗性增加。Southern杂交表明在鱼腥藻的基因组DNA中不含IS10。  相似文献   
8.
血红裸藻热解产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浮游藻类生态分布广,生物量大,是石油和天然气藏形成的最重要的一类生物输人源。研究微藻产油产气已为研究油气的成因理论、探讨油气勘探指标、开发利用现代浮游藻类能源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在天然气的研究中,对煤成气,油成气的报道较多,对微藻热解产气的研究很少。不同门类微藻热解产气特征的异同仍然还不清楚。本文报道一种裸藻的热解  相似文献   
9.
西藏海相下第三系及其双壳类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下辽河西部坳陷下第三系锦128井5块样品生物标志物(主要是正烷烃及δ~(13)C值)的研究。其正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C_(15)—C_(25),主峰碳为C_(15)、C_(16)或C_(17)。C_(21)+C_(22)/C_(28)+C_(29)比值很大,表明这些岩样有机质来源可能和海产藻类群落有关。5块样品OEP值依次分别为1.2487,0.9569,0.9394,0.9905和0.9889非常符合生油岩0.9—1.2的标准数值。正烷烃碳数范围主要在C_(10)—C_(25),苯馏分表现出低碳和中碳芳香烃优势,说明锦128井①—⑤样品属于高成熟度的油层,特别是J128-1,2,5的层位。以上这些数值正和沟鞭藻化石反映的油源丰度和成熟度相一致。本文结果证明用生物标志物判别石油母质来源、油层对比、油气丰度和成熟度乃是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麦经200mmol NaCl溶液培养3天后,采用改进的焦锑酸钾方法对叶肉细胞中Na~+及Cl~-进行超微结构定位。电镜观察及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表明,Cl~-主要分布在细胞间隙、细胞壁及细胞质膜中。用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仪在这些部位中未探测出Na~+,提示Cl~-比Na~+更多地进入小麦的叶肉细胞。此外,在叶肉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及叶绿体中也可见到离子沉淀颗粒。经氯化钠溶液培养的小麦幼苗,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受损,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